close

史帝芬強生症候群 (Stevens-Johnson syndrome,簡稱SJS) 與毒性表皮壞死溶解症 (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簡稱TEN) 都是非常嚴重的皮膚水疱疾病,絕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藥物所造成。目前認為這二種藥物疹基本上是同一個疾病過程的不同表現,只是嚴重度不同而已。根據2002年由SCAR研究團隊所提出的定義,SJS的水疱或破皮面積只佔全身體表面積的百分之十以下,而TEN則大於百分之三十,介於10-30%之間的則稱為SJS-TEN overlap。SJS和TEN可以說是最嚴重的藥物疹,因為TEN的死亡率可以高達30%以上。

大多數的SJS/TEN幾乎都是因為藥物所造成,其中最惡名昭彰的莫過於抗癲癇藥物如carbamazepine (這也是台灣以往引起SJS/TEN最常見的藥物)、allopurinol (目前歐洲造成SJS/TEN排名第一的藥物,在台灣則是排名第二)、抗生素、消炎止痛藥物等等。

目前認為,SJS/TEN主要是藥物激發免疫反應所造成,特別是透過與人類白血球抗原 (HLA) 的交互作用而活化了特異的CD8+ T細胞,這些T細胞會增生且浸潤到皮膚組織中攻擊表皮細胞,導致表皮細胞大量的凋亡 (apoptosis),因此在皮膚切片中會看到整層表皮的壞死與溶解,這也是TEN這個名字的由來。其中,T細胞的細胞毒性作用究竟是如何達成的呢?以往瑞士的研究團隊提出Fas-FasL交互作用的理論,認為是透過FasL與表皮細胞的Fas作用,才導致表皮細胞大量凋亡,也因此主張可用免疫球蛋白IVIG來治療;然而最近台灣中研院研究團隊則發現顆粒素 (granulysin) 才是SJS/TEN最主要的致病因子。

    SJS/TEN的發生率極低,在歐洲的流行病學統計中顯示,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百萬人2例,不過在台灣地區由於具有特殊HLA-1502基因型表現的人要比歐洲高,發生率大約是每年每百萬人8例。雖然發生率不高,但是由於死亡率高,一旦發生往往會造成病患極大的不幸與臨床上嚴重的後果。

  SJS/TEN的初始症狀常常是輕微的發燒、結膜發紅、喉嚨痛、皮膚搔癢,這樣的症狀通常持續2-3天,因此初期常被誤以為是感冒。隨後可以出現嘴巴破皮或其他黏膜如眼睛、生殖泌尿道破皮的現象,之後才開始出現明顯的皮膚疹。皮膚紅疹一開始常常是刺痛、灼熱的皮膚發疹,然後呈現對稱性擴展到全身。一開始的皮膚病灶只是境界不鮮明的紅斑,伴有中央的紫黑色斑,隨後在短短幾天內演變成全身大面積的紅斑,每個病灶中央部位則呈現壞死潰爛的情形,稱做標靶樣病灶。若是TEN的情況,則會很快演變成全身大面積水疱或整片皮膚如燙傷般脫落。SJS/TEN的特色之一是會出現如天疱瘡一樣的Nikolsky癥候,這是因為許多看起來只是輕微發紅的皮膚其實都已經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因而出現真皮表皮分離的現象,因此輕輕一搓就會導致大面積水疱或脫皮。最嚴重的情形就如同大面積燙傷病人一樣,全身超過30%以上的皮膚都已脫落,留下裸露的真皮組織,此時病人會疼痛異常,而且極易出現電解質不平衡、體溫失調、細菌感染引發敗血症等等嚴重併發症,因此像這樣的情形必須立即住進燒燙傷加護病房進行重症治療。除此之外,由於SJS/TEN極易有多處黏膜受損,所以常常伴有眼結膜角膜潰爛、口腔黏膜潰爛、下陰部、尿道與肛門黏膜潰爛等情形,這時會有畏光、進食困難、排便困難等症狀。(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皮膚部朱家瑜醫師)

文獻中記載發生SJS/TEN的疑似藥物包括:
1. 較常發生
   抗生素(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 amoxicillin, ampicillin)、抗癲癇藥(phenytoin, carbamazepine, lamotrigine)、安眠劑(barbituates)、消炎止痛劑(phenylbutazone, piroxicam)、抗痛風劑(allopurinol)。
2. 較少發生
   抗生素(cephalosporin, fluoroquinolone, vancomycin)、抗結核菌( rifampin,ethambutol)、解熱鎮痛劑(diclofenac, sulindac, lbuprofen, ketoprofen, naproxen, 
   tramadol)、胃腸道抗潰瘍劑(pantoprazole)、抗憂鬱藥(sertraline)。
    發現SJS/TEN首要是立即停用引起SJS/TEN的可疑藥物,因SJS/TEN屬於遲發性過敏反應,藥物應考量至症狀發生前的1-3週內;將病情較嚴重的患者送至燒燙傷或隔離病房,給予支持性療法,受損皮膚可使用含有銀或non-adherent nanocrystalline的傷口護理產品,燙傷藥膏silver sulfadiazine因含有磺胺類抗生素,則應避免用於與其相關性的SJS/TEN。此外需密切監控二次感染的發生,因嚴重者可能導致敗血症而死亡,但預防性抗生素的使用非必要性,除非病人出現感染症狀或病況突然惡化。類固醇藥物因具免疫抑制作用,用於SJS/TEN可控制遲發性過敏反應,但亦可能增加敗血症的風險、加速蛋白質異化作用及減緩皮膚黏膜復原的速率,甚而有研究指出療程過長,反而可能增加死亡率,考慮使用類固醇建議於診斷SJS/TEN 之24至48小時內給予,療程不超過4至7天,一旦出現感染症時應停止投藥。


根據統計,藥害救濟前十名藥品包括:降尿酸藥allopurinol;抗癲癇藥phenytoin、carbamazepine、lamotrigine;抗感染藥品cefazolin、co-trimoxazole(含抗結核藥);以及NSAID類消炎止痛藥diclofenac、mefenamic acid、ibuprofen等。最常見的不良反應以皮膚疾患最多,包括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SJS)、毒性表皮溶解症(TEN)等,約佔所有藥害救濟給付案例之65%。

若遇病人出現疑似皮膚不良反應之症狀,應瞭解病人是否服用可能造成嚴重過敏反應的藥品,及早給予適當處置。若病人因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發生難以預期的嚴重藥害時,請立即向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通報,並輔導病人向藥害救濟基金會申請藥害救濟。

全國藥物不良反應通報中心網址:https://adr.fda.gov.tw


Top 10.jpg 

images.jpg 

Stevens-Johnson_Syndrome_Conjunctivitis.jpg 


arrow
arrow

    Farmaceu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